关于重庆
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、长江上游地区。面积8.24万平方公里,辖38个区县(26区、8县、4自治县)。常住人口3213.3万人、城镇化率70.96%。人口以汉族为主、占93.23%,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、苗族等。重庆是一座独具特色的“山城、江城”,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春早夏热、秋雨冬暖;地貌以丘陵、山地为主,其中山地占76%;长江横贯全境,流程691公里,与嘉陵江、乌江等河流交汇。旅游资源丰富,有长江三峡、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、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壮丽景观。
重庆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,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。因嘉陵江古称“渝水”,故重庆又简称“渝”。北宋崇宁元年(1102年),改渝州为恭州。南宋淳熙16年(1189年),宋光宗赵惇升恭州为重庆府。1891年,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。1929年,正式建市。抗日战争时期,重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。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,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负责领导国统区、港澳及海外地区的党组织和统一战线工作,形成的“红岩精神”,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民盟、民建、九三学社和民革前身之一的“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”均在重庆成立。巴渝文化、三峡文化、抗战文化、革命文化、统战文化、移民文化等交织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。
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。新中国建立初期,重庆为中央直辖市,是中共中央西南局、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西南地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1954年,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。1983年,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,实行计划单列。为带动西部地区及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、统一规划实施百万三峡移民,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。直辖之后,重庆圆满完成三峡百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,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。
党中央对重庆发展高度重视、寄予厚望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视察重庆,2018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,2019年4月再次亲临重庆视察指导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,处在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,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;要求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、山清水秀美丽之地,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,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,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,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、在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中发挥带动作用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,为新时代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重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融入新发展格局,把全市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谋划推进,强化稳进增效、除险清患、改革求变、惠民有感工作导向,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、实现高效能治理,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。
国家战略叠加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走深走实,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,一批重大改革、重大项目、重大政策、重大平台务实推进,2022年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7.8万亿元、增长3%,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加速形成。对接“一带一路”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提速建设,重庆作为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作用日益突显,通道网络已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80个港口。新时代西部大开发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赋予重庆重要使命任务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。
区位优势突出。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,处在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,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,依托长江黄金水道、中欧班列、西部陆海新通道、“渝满俄”国际铁路等构建起东西南北四向对外开放通道,与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,中新互联互通项目、重庆自贸试验区、两江新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建设高标准推进,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加快形成。
产业基础坚实。重庆是制造业重镇,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,2022年工业总产值达2.58万亿元,汽车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,笔记本电脑年产量全球第1,正聚力打造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、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为牵引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,加快打造数智科技、生命健康、新材料、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,数字经济蓬勃发展,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、西部金融中心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,“三峡柑橘”“涪陵榨菜”“石柱黄连”等县域富民产业不断壮大,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。
基础设施完善。重庆是兼具铁公水空四位一体多式联运条件的综合交通枢纽,正在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,加快形成“米”字型高铁网、“4环22射60联线”高速公路网、“一干四支六线”航道网络,高铁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,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、实现县县通高速,港口吞吐能力突破2亿吨,累计开通国际(地区)航线达110条。
城市承载力强。重庆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,主城都市区面积2.87万平方公里,中心城区5467平方公里,三甲医院45家,高校77所、中职学校128所,医疗、教育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,城市核心功能承载能力不断增强,数字重庆建设引领推动党政机关整体智治能力、高质量发展能力、服务美好生活能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,创新之城、开放之城、便捷之城、宜居之城、生态之城、智慧之城、人文之城展现出独特魅力。
生态环境优良。重庆山环水绕、江峡相拥,地处北纬30°,是全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。美丽重庆建设深入推进,治水、治气、治土、治废、治塑、治山、治岸、治城、治乡等生态环境治理一体推进,长江、嘉陵江、乌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,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2天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%,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,城乡风貌整体大美持续提升,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不断筑牢。